——陈勇书记深入冶金与材料学院(建筑工程学院)作专题讲座
在新时代的征程上,青年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。4月10日,学校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、工会主席陈勇走进冶金与材料学院(建筑工程学院),以《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——新时代的青年人如何有所作为》为题,为150余名师生讲授了一堂立意深远、催人奋进的思政金课,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“思想赋能”,点燃青年学子挺膺担当的奋斗激情。该讲座由我院副院长周官强主持。

讲座伊始,陈书记引用梁启超先生《少年中国说》,强调了青年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青年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,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青年、怎样培养青年等战略性课题。习总书记指出,青年一代有理想、有担当,国家就有前途,民族就有希望。
讲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纲,陈书记运用鲜活的案例,强调青年学生挺膺担当首先要“有理想”、要突出“敢担当”的时代要求、要锤炼“能吃苦”的坚毅品格、要弘扬“肯奋斗”的光荣传统。他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当前的时事政治,号召青年们听党话,感党恩、跟党走,坚定理想信念,从思想上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,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和智慧,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。

讲座中,陈书记强调,除了有理想,新时代青年还需要突出“敢担当”的时代要求。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,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,承担着相应的责任。担当不仅是一种责任意识,更是一种勇气、承诺和奉献精神。从孝敬父母到遵守学校纪律,从维护公共秩序到心系祖国前途命运,担当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。职教大学生更应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,用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多做贡献。同时,新时代青年还需锤炼“能吃苦”的坚毅品格。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,也是推动国家发展、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。虽然当代青年成长在物质更加丰裕的年代,但吃苦精神的本质没有变,也不能丢。年轻人要敢于吃苦、乐于吃苦、善于吃苦,在奋斗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无悔青春。

最后,讲座强调了弘扬“肯奋斗”的光荣传统的重要性。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,新时代青年更应如此。从脱贫攻坚到科技攻关,从抢险救灾到疫情防控,新时代青年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奋斗和奉献的主流风貌。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就是奋斗这一真谛。
讲座结束时,我院师生深受鼓舞,纷纷表示将牢记使命,勇担重任,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挺膺前行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。
作为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“铸魂·强基·领航”思政育人工程的重要一环,本次讲座彰显了“三个融合”特色:将党的创新理论与青年发展融合,将红色基因传承与青年人才培养融合,将党员领导干部“一线育人”与基层党支部“三全育人”融合。我院始终锚定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使命,构建“大思政”工作矩阵,通过领导干部上讲台、产业导师进课堂、红色实践链入专业等创新举措,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“平面化”走向“立体化”,为培养具有“钢铁脊梁、家国情怀”的青年人才注入强劲动能。